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行业名称: 半导体行业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9-12-06 10:56:40 |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陈建生 |
研报出处: 世纪证券 | 研报页数: 29 页 | 推荐评级: 强于大市(首次) |
研报大小: 1,893 KB | 分享者: xia****010 | 我要报错 |
核心观点:
1.从多维度观测全球半导体演变:分工持续细化,产业链持续转移。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费半指数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半导体指数,我们认为根据核心驱动力不同,可以分三个阶段,PC与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5G+AIOT时代。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随时代的发展,我们认为半导体呈现出“两个持续”的发展特点,即分工持续细化,产业链持续转移。从传统的IDM到fabless+foundry,演化出今天主流的三个核心环节,未来IDM厂商仍在进一步分化,fablite是未来轻资产化的大趋势。从产业链转移的角度,前两次发生在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未来随5G+AIOT时代到来,国内是未来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区域。
2.从国内市场来看,总体产业空间巨大,细分领域竞争格局不同。从量上看:产业链转移趋势明显,产业规模国内增速超过全球平均;从价来看: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贸易逆差也在同步扩大;总体来看:我国中高端自给率偏低,全球龙头中缺乏中国公司身影。细分领域中亮点频出,中间环节差距仍大。以华为海思为代表的IC设计有望率先突破,“一大多小”是国内IC设计现状,EDA和底层架构是未来两大制约因素,未来轻资产属性及工程师红利是利好国内IC设计的长期因素。晶圆代工方面,行业CR3接近80%,设备与材料被国际先进企业垄断,国内中芯国际目前最高技术水平在12-14nm左右,今年随高端光刻机顺利投入产线,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IC封测国内通过并购崛起,已有三家企业进入世界前十,OSAT成为主要生产模式,未来封装先进技术是提升芯片效能的增量动力。
3.站稳未来核心赛道,5G+AIOT将驱动新一轮半导体产业爆发。全球半导体产业向国内转移已是当前发展趋势,未来的核心驱动力主要为:AI深度学习、5GSoC、物联网多端互联及异构芯片。AI芯片在2017年的市场规模约为46亿美元,到2020年,预计将会达到14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5G的快速布局正推动运营商提高对终端用户的预测,到2025年5G连接数量将达到14亿,占中国和欧洲连接总量的30%。物联网方面,巨头公司提前布局,从流量争夺到构建生态体系,未来将成为新一轮增长动力。
4.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