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全球功率器件行业景气度居高不下,产品仍在快速升级,国产替代酝酿机遇。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受益于全球能源变革带动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快速提升全球功率半导体持续维持高景气度。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从1Q22情况来看,海外龙头厂商诸如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相继发布涨价函,英飞凌功率器件交货周期最高攀升至65周,达到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当前国内功率器件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1年国内主要功率器件上市公司营收占国内总市场比重仅22%,当前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而目前功率器件正在持续进行产品的升级迭代,IGBT、SiC等高端器件国产化率更低,空间增长更快,具备更好的国产替代机遇。
至2025年国内IGBT市场空间有望达到583亿元,国内厂商快速追赶海外龙头。IGBT在功率器件的市场空间仅次于MOSFET,且增长最快,国产化率较低,国内外厂商差距正在快速缩小,因此具备极佳的产业前景。据我们测算至2025年国内IGBT市场空间有望达到583亿元,其中新能源车、风/光/储能、工控、家电领域的市场空间分别为231亿元、197亿元、66亿元和66亿元,新能源有望成为IGBT下游应用领域中占比最大,增长最快的行业。同时新能源车、光伏、风电等领域由于对IGBT产品要求较高的功率、稳定性等,毛利率相较工控和家电领域更高,已成为功率器件厂商的“必争之地”。国内厂商进展来看,当前时代电气、斯达半导、士兰微等厂商IGBT产品已能够对标英飞凌第七代产品;时代电气、斯达半导、BYD半导、士兰微、宏微科技等厂商IGBT产品已在新能源车用领域实现量产;头部厂商在光伏、风电领域亦实现批量出货,预计未来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重视国内厂商的产品品类高端化,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优化以及晶圆产线向大尺寸的升级节奏。行业景气之外,当前国内厂商正在经历几大内部的重要变化:1)产品品类高端化:MOS领域,诸如新洁能等厂商的超结和屏蔽栅MOS器件营收占比快速提升;IGBT和SiC方面,当前国内闻泰科技、时代电气、士兰微等厂商均在不断推进产品开发和升级节奏,高端产品性能已能够对标海外龙头。2)下游应用架构优化:当前功率器件需求增长最快的来源为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同时由于这些领域较高的性能、稳定性要求,竞争格局相对较好,行业缺货情况显著,目前国内功率器件领先厂商在新能源应用的占比不断提升,新能源占比的提升也有望反向推动厂商的营收增速和毛利率加快增长。3)晶圆产线向大尺寸升级:相较于6英寸和8英寸,12英寸产线具备更低的成本,更优质的工艺和更好的产品性能,当前国内闻泰科技、士兰微、华润微等厂商纷纷布局12英寸产能,其他厂商也正在加快基于12英寸平台的功率器件产品开发节奏,晶圆产线升级有望进一步推动厂商成本优化,产品性能改良。
投资建议:当前功率器件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主要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产品升级和下游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功率器件厂商的成长天花板正在不断打开。估值来看,功率赛道经过调整后已进入攻守兼备的位置,当前可重点关注功率赛道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士兰微、时代电气、斯达半导、闻泰科技、新洁能、东微半导、扬杰科技等优质国产功率器件厂商。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增速放缓的风险;产能扩张节奏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