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 首页 > 行业分析 > 正文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东兴证券-医药行业:疫苗来了,新冠病毒检测怎么办-200812

行业名称: 医药行业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20-08-13 09:16:18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胡博新
研报出处: 东兴证券 研报页数: 35 页 推荐评级: 看好
研报大小: 2,448 KB 分享者: hua****ei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重申长期检测与社交隔离的必要性。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新冠病毒的传播规律类似季节性爆发的大流感,会随着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呈现周期性循环爆发。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在疫苗成功研发之前,新冠病毒的流行可能会长期持续,且新冠肺炎与季节性流感传播期重合,目前全民筛查与严格实施隔离政策可实现有效疫情防控,除非重症监护能力大幅提高,或者特效药、疫苗成功上市后,才可考虑放松防疫措施。
  疫苗上市后,检测依然不可或缺。当下感染率远远不到群体免疫的水平,按照50%-83%的免疫阈值,全球需要有38亿及以上的人口感染才能实现,在当前的医疗条件下难以实现,因此借助疫苗实现“群体免疫”将是比较有效的防疫方法,为确保接种疫苗安全性与有效性,也需及时检测抗体滴度水平。但疫苗难以直接根除新冠病毒,且发达国家常规疫苗的高覆盖率接近80%,全球接种需疫苗生产、医疗体系通力配合才有望逐步推进,因此防疫政策或将长期不变,检测、隔离与疫苗将长久共存。
  抗原检测效率更高,可作为初筛手段弥补核酸检测不足的大流行阶段。比较核酸、抗原、抗体三种新冠病毒检测手段来看,抗原检测可以直接针病毒中的特有蛋白质(即抗原)进行检测,既能够实现潜伏期内的早筛,又能够规避抗体试剂的窗口期,操作方便,对实验室要求低,出结果快,适合基层医院首诊,以及大规模筛查,未来抗原检测将有望发挥更重要的防疫作用。
  海外市场新冠病毒检测筛查需求长存。①全球检测人群覆盖依旧不足,部分国家累计检测阳性率依然较高。截至8月1日,估计海外疫情全面有效控制的累计所需检测试剂盒数量约7.28亿人份,而实际累计检测人数约为2.69亿人次,检测能力供给缺口依然巨大。②累计检测量缺口高达4.59亿人份,乐观估计抗原检测试剂盒市场收入规模可达100亿。假设抗原检测试剂盒均价为30-150元,假抗原检测渗透率分布为10%-50%,检测量分布为4594万人份至2.30亿人份,乐观估计累计抗原检测试剂盒市场销售额约50-200亿元人民币以上。③国产检测试剂盒出口量依然有望保持增长趋势,估计全年累计出口量可达10亿人份以上。中国海外出口检测试剂量稳步增长。据海关统计,3月1日至7月12日,全国共验放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3.9亿人份,预计全年累计出口量可达10亿人份以上。④国内检测试剂盒总产能达到1700万人份/天以上。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410家企业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内外资格认证,核酸试剂产能可达750万人份/日以上,抗体试剂产能可达950万人份/日以上。
  国内持续强化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国家卫健委强调2020年秋冬季之前,各地包括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和疾控中心以及县域内的一家技术力量比较强的县级医院,都要完成实验室的建设。从公立三级医院角度来看,预计全国至少新增PCR实验室需求数量为905家,合计建设投入约18.1亿元,每年累计试剂收入约40.7亿元。
  投资建议:检测与疫苗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首先很难有100%保护率的疫苗,要实现群体免疫需要非常高的接种率,这在发达国家都很难实现,更何况发展中国家,价格低廉有效的疫苗供应仍需要时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检测仍是不可少。疫苗上市后,出于安全考虑,免疫前后的抗体筛查也是一个巨大的检测需求。
  新冠检测相关产业链:1)试剂+仪器+服务一体化,华大基因;2)抗原+抗体POCT相关企业,东方生物;3)核酸试剂企业,达安基因、硕世生物。4)新冠试剂加速化学发光国产替代,迈克生物。5)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金域医学、迪安诊断。6)核酸实验室建设提供方,润达医疗。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不及预期,企业生产不及预期
  

推荐给朋友:
我要上传
用户已上传 11,410,411 份投研文档
云文档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4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3820号-2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0665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